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8节(1 / 2)





  毕竟有些话,说出去了便是大不敬,陛下若是知道,届时不止是她自己,就连李静涵甚至于整个李家都要遭殃。

  可即便她如何防着,这回始终同上回不一样。

  上回是听到的人只有这么两个,可这次却是李太妃身边伺候的宫娥都听见了那几句话。

  虽有些人不一定明白是什么意思,可便是将话原封不动地传出去,就总会有人能猜出来的。

  因此之后的日子里,关于陛下并非先帝所出的流言越传越广,最终那流言传回了慈安殿。

  李太妃原本就不信自己会说出这样的话,可当听得这传回来的留言后,又听得自己的侄女李静涵同她确认这确实是她自己所说的时,她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因为除了她自己,这慈安殿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原本根本不想看见李静涵的陛下,之后会送了口让对方去紫宸殿,且近些日子还有了要纳李静涵入后宫的意思。

  盖因李太妃先前曾同陛下做了交易。

  她知道陛下真正的身世,这些年虽什么都没说,可于天子而言,她始终是个隐患。

  先前之所以将她留在东内也是因着怕她去了西内不当心将有些话说了出去。

  而对李太妃自己而言,知道这么个事情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么些年她始终担忧,若是哪一日陛下彻底容不下她,决定斩草除根了该如何?

  但同时,这个消息又是她保命的关键。

  若是哪一日陛下真的要动手,她便狠下心来鱼死网破。

  这原本是她这么些年来做好的打算。

  可后来却渐渐转变了。

  因为自己的那个侄女——李静涵。

  李太妃原以为靠着李静涵自己也能入得了陛下的眼,可谁知她竟这样不争气,分明幼时曾救过陛下,可长大之后这恩情却似乎完全没用一般。

  陛下根本没没有要纳她的心思。

  不仅如此,若非当初李太妃亲自请旨将人留在自己慈安殿中,只怕此时李静涵早已同旁的家人子一样离宫了,哪还有这些机会?

  原本李太妃不想为此动太多心思的,因为知晓陛下身世是把双刃剑。

  若用得不好,反而深受其害。

  可在听了自己侄女说的陛下同穆染之间的关系后,她忽然意识到,若是此时再不行动,自己侄女便彻底没机会了。

  李静涵不常入宫所以不知道,可李太妃却是极为清楚的。

  这么些年来,陛下待自己这个皇姐有多好她都是看在眼里的。

  原本李太妃还不明白为什么身为储君,先前那些年陛下会那样认真对待一个不过是低微戏子所生的公主,且在许多地方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姐弟之情。

  她原是没深想的,因为从没想过会这样。

  直到听到李静涵说她亲眼所见后,原本这些年来一直在心中无法解开的疑惑便都有了答案。

  于是她也意识到,只能铤而走险。

  所以她同陛下做了交易。

  只要陛下能让自己的侄女入后宫,她便会在李静涵册封之自请离宫修行,从此后轻易不入皇城。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日子陛下转变这样大的原因。

  原本李太妃想的极好,待自己的侄女彻底得了陛下的心后,她再想回宫便易如反掌。

  可连她自己都未想到,竟会在这些日子里,自己一再地不知因何而发疯。

  且在失去理智的时候竟将一切都说了出来。

  更没想到的是,这事如今竟传得沸沸扬扬。

  在得知这一消息时,李太妃第一反应便是将那些胡乱把话说了出去宫娥都查出来严惩,可查来查去,却无一人认说是自己传出去的。

  最后她便是将整个慈安殿上下都查了一遍也没查出究竟是是说的,便也只能作罢。

  而她心中在紧张的同时,又一直在想自己究竟为何会忽然成了那样。

  分明平常的时候都是正常的。

  可她想了许久都没个头绪。

  而与此同时,冬至却一日□□近。

  除了李太妃,李静涵自己心里也在提心吊胆。

  这些日子里,宫内的传言愈演愈烈,都知道那关于陛下身世的传闻是从慈安殿内传出的。

  她因此连紫宸殿都不怎么敢去了,生怕陛下见了便会问她,抑或是一怒之下取消了准备册封她的旨意。

  就在这样担忧的情况下,最终到了冬至那日。

  幸运的是,这段时日虽宫中流言依旧没有平息,可陛下却没有丝毫问责的打算,就连册封似乎也是如常举行。

  冬至的前一日,六尚局更是来了人同她说第二日要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