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章





  听浔阳如此说,唐近越发失落,原还保有一丝幻想,现已彻底破灭。

  “论面人,我拥有无数。但论唐大人送的礼物,那便是屈指可数了。如此珍贵,我又怎会不喜欢呢。”

  唐近那双眼眸从灰暗到炯炯如炬只在一刹,道:“那往后我便多送郡主些礼物。”

  “浔阳无功,岂敢受禄。”

  “不。”唐近道,“唐近在红尘的每一日都是郡主的功劳。”

  那双闪着晶光的眸子直直盯着浔阳,浔阳避着眸光却仍觉得周身火烧一般。

  “郡主。”唐近忽道,“你信那面人永远都不会坏吗?”

  浔阳迟疑,她并不相信面粉做的东西放久了能不发酸发臭,却又怕实话实说会伤了唐近。

  唐近见她不语便已明白了:“郡主不信,是吗?”

  浔阳低着头仍在措辞,唐近又道:“方才那小贩与我赌誓,说是若这面人三年之内若是坏了,他愿把那面人吃进肚里。唐某也想与郡主打一个赌,可否?”

  “唐大人现在是越发没有出家人的样子了,竟还与人对赌。”

  “唐某早已不是出家人。”唐近的目光片刻不曾离开浔阳,自从心里有了她,他便不再属于佛门了。佛说红尘纷扰,他愿为她遮挡所有尘沙。

  “那唐大人想赌什么?”

  “若是这面人三年不坏,郡主可否许唐某一个心愿。”

  “那若是坏了呢?”

  “那唐某许郡主一个心愿。”

  浔阳笑道:“三载寒暑,纵是它真如泥石一般经久不坏,我若有心毁它,岂有不坏之理。”

  “郡主舍得吗?”

  浔阳哑然。

  唐近欢喜道:“那便就此说定了,那面人还请郡主妥善保存。”

  第54章 御审

  一桩皇孙弄权的案子在京都掀起一阵狂澜,金沛如今连家门也不敢迈出,躲在屋里焦急得头发也快白了。

  金沛之父慷王何尝不是如坐针毡,金沛顽劣他岂不知,却没料得会被慎王党借题发挥,化小为大。

  慷王得悉消息后,还没来得及布局挽救,先被他父皇急召入宫,为的却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陛下用意再明显不过,他若再要出手便是目无君上了。

  慷王自宫中回府后不久,皇帝陛下亲临大理寺主审此案的消息也便传来了。

  金沛跪在慷王脚边失声哭求:“父亲,孩儿知错了,求您救救孩儿,孩儿不想死!父亲!”

  慷王心中悲痛,却仍是挥开了金沛的手:“沛儿,为父虽为皇子,但今次却保你不得了。”

  金沛五雷轰顶般,浑身失了力气,伏在地上哭泣。皇家子弟纵情声色何其寻常,为何到了他这儿就保不得了!

  “为父会向陛下求情保你性命,待他朝大权在握,你仍是尊贵之身。”

  金沛听明白了父亲这是要牺牲他以保全大局,而如今除了相信父亲功成之后会救他出水火还能如何?

  大理寺中,十数名百姓获选在堂外听审以证公允。

  皇帝陛下端坐堂上,唐近立于旁侧。

  京昇戏班班主颤颤巍巍跪于堂下,头也不敢抬起。陛下问什么,他便答什么,欺君之罪他是如何也担不起的。

  陛下正要命人去传召金沛,侍卫来报,慷王已将金沛绑了来。

  慷王与他那五花大绑的儿子金沛一同下跪,慷王请罪道:“儿臣教子无方,以致沛儿铸下大错,请父皇责罚。”

  金沛嘭地一声叩首,道:“请皇爷爷不要怪责我父亲,一切皆是孙儿一人之过。孙儿一时糊涂犯下此错,父亲知晓后已教训过孙儿,孙儿知错,后悔莫及,只求皇爷爷重罚,以谢天下。”

  皇帝沉默了良久,方问金沛道:“那郑兴的死,可与你有关?”

  金沛身躯一颤,若抛开郑兴不说,他的罪名不过是意图轻薄良家妇女和诬告他人,既便重判也不过是收监。待朝慷王登基,寻个理由也就能出狱了。但若认下了郑兴的命案,一命偿一命,谁也救不了他了。

  金沛悄然侧头望向自己的父亲,慷王闭着眼沉沉点头。陛下为了民心要牺牲孙子,而慷王为了陛下的心也只能放弃儿子了。慷王深知,若是保不住慷王府,他将失去的就不只是一个儿子。

  金沛撑着地面的双臂忽没了力气,匍匐在地上浑身战颤。

  皇帝如黑夜般沉稳的声音又再响起:“金沛,郑兴之死,是否与你有关?”

  慷王也沉声道:“沛儿,如是答话。”

  这一语,如催命符。

  金沛缓缓抬起头,望着父亲冷漠的眼神,心如死灰,答皇帝道:“确是孙儿所为。”

  皇帝微微颔首,敲响了惊堂木,道:“金沛恶行斑斑,今均已认罪。虽已悔悟,然罪行深重,不严惩无以证视听。故依大数律例,处斩监候。”

  字字句句铿锵有力,听得金沛心惊胆颤,“斩监候”三字像有摄魂之法般抽去了他浑身精力,轰然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