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章传胪大典(1 / 2)





  宴和殿内灯火通明,当朝皇帝执政十七年,如今不过四十出头的年岁,脸上并未蓄须,所以看着比实际年纪更年轻些。

  他接过主考递上来的名次,瞧了最上头的一个名字问:“这个顾司卿……我记得会试也是他拿了头名?”

  本次主考是吏部尚书郭谨,听到圣上发问,他站出身来,拱手道:“此人文采斐然,博通经史,尤其是廷试以我朝兵制为题的策论,写得尤为精妙,假以时日,可堪大用。”

  廷试的题目,是由皇帝亲自拟的,听郭谨这样说,他便从旁抽出顾司卿的考卷,细细看了半响才又开口,语中带了些赞赏。

  “这手字倒是配得起他的文章。”

  这已经是极高的称赞了,足见圣心甚悦。

  ——

  大齐昭盛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是三年一度的传胪大典。

  宴安城的百姓今日都格外有精气神。

  午门侧门自寅时便陆陆续续排了一众身穿朝服待诏的新科进士。

  而数百名天子门生中,只有头甲前三者能有资格于午门正大门出皇宫。

  众人皆是从乡试会试一路筛下来走到这殿试的,也知晓自己身旁的同门大概是什么水平,有望入头甲之人的也不过区区几人。

  宴安城有名的三大赌坊这几日新开了赌局,押注的头甲三名左不过还是那几位早就声名鹊起的人物。

  褚谆垂着头偷偷打瞌睡,也没什么心思同周围的人打交道。

  他今日被自己父亲从被窝里拎起来的时候,眼睛都还没睁开,像个提线木偶般洗漱好被驾到马车上,待到了这午门,他才好不容易能歇口气。

  不知道过了多久,直到身后有人碰了碰他的背,他才抬起头,发现前面的人已经排队有序地跟在内侍后,向着宴和殿方向而去。

  他急忙提了步子追上去。

  此时已近巳时。

  宴和殿广场前,文武百官已经按文武职分别站立于丹墀之内两侧,新科进士按会试排名分为两列站于其后。

  褚谆瞧着离自己约有十人左右站在首端的顾司卿,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要不是他爹非要绑着他去走这科举之路,他也不至于被这人压一头。

  好好的高阶品级不承,跑这来活受罪。

  到了巳时。

  所有人站定,礼乐响起,内阁大学士手捧黄榜置于黄榜案上。

  待广场上的官员按品阶有序地进了殿内,这传胪大典才正式开始。

  殿内的鸿胪寺官开始宣读制诰,进士们皆站在殿外,听不清这殿内的声音。

  因此,在大殿门口的丹樨上站着的鸿胪寺官员,还会继续重复一遍: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于壬未年三月二十九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褚谆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他对自己的名次倒没什么期望,能拿回去交差即可。

  “朕特宣壬未科一甲进士三人,顾司卿赐状元……”

  褚谆眯了眯眼,看见顾司卿由穿绿袍的鸿胪寺官员引入殿内。

  好一个布衣状元郎。

  他忍不住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他那表哥这是……阴差阳错揽了个状元郎在麾下吗?

  倒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若让上面那位知道了,怕是想不猜忌他都难。

  褚谆最后得了二甲第十四名。

  他摸了摸头上的三枝九叶顶冠,望着宴和殿上金龙盘踞的屋檐想,自己可能是大齐有史以来官位最低的世子殿下。

  —————————

  传胪大典结束后,宋凛自皇宫回宋府的路上一直心神不宁,一到家便立刻差人去叫宋矜来见他。

  “方才圣上召我于应乾殿内议事,我瞧他的意思,大约是明日的琼林宴就要给你封官职。”

  宋凛长话短说,捡了几句重要的告诉宋矜。

  明日?

  竟是一刻都等不及吗。

  宋矜转动着手中的茶杯,面上看不出什么紧张。

  “父亲觉得,皇上会将我安排在何处?”

  “依着近年来皇上的喜好,多半是六部之内。”宋凛脑中飞快的掠过几个人名,又说:“亦或是三法司之内。”

  大齐承前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六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而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及都察院。

  宋矜了然,勾了勾嘴角。

  这倒是正合她的意。

  “挺不错啊,都是有实权的位置。”她记得那个顾衍风似乎就在都察院任职。